2017年全國藥品注冊管理:深化改革、鼓勵創新
2017年03月23日,“全國藥品注冊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和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過去一年的藥品注冊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藥品注冊管理重點任務,進一步深入推進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鼓勵新藥創制 優化臨床試驗審評審批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表示,“近年來,我國制藥行業快速發展,科技型企業不斷增加,藥品創新風起云涌,出臺鼓勵藥物創新政策,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藥品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實施化學藥注冊分類改革。為提高審評審批標準,解決新批準藥品的質量、安全和有效,2016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總局發布了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的方案,將新藥定義調整為“未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將審評審批的重點放在創新藥及改良型新藥的臨床價值和應用優勢上,從而促進藥品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為鼓勵創新,經報請全國人大授權,在北京等10個?。ㄊ校﹩铀幤飞鲜性S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允許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相分離,允許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申請注冊新藥,目的就是強化申請人與持有人責任主體地位,體現質量源于設計的藥品質量全生命周期控制理念,鼓勵新藥創制積極性,優化資源配置,落實主體責任,促進產業升級?!皬臉I界也聽到一些聲音,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使得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有了更多選擇,而不是只能‘賣青苗’,新藥研發積極性提高的同時,也激發了社會領域投資活力,解決了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的問題。一些參與改革試點的生物制品企業預算,將研發與生產‘解綁’,可以節約5億元人民幣的建廠成本,預計產品上市時間可縮短3-4年?!敝贫葘嵤┮詠?,各試點省市積極推進,目前根據試點方案申報的注冊申請已達268件。
三、建立優先審評審批制度。為鼓勵創新,2015年11月,總局發布了《關于藥品注冊審評審批若干政策的公告》,對提高仿制藥審批標準、優化臨床試驗申請的審評審批、實行同品種集中審評、加快臨床急需等藥品的審批等10項內容作出了相應規定。2016年2月總局又出臺了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將具有明顯臨床價值的三大類17種情形的創新藥以及臨床急需、市場短缺的藥品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保障患者用藥需求。截止去年底,193件藥品注冊申請納入優先審評,其中包含17件兒童用藥。通過鼓勵創新,加快審評,一批“全球新”藥物獲準進入臨床,一批創新藥物和臨床急需藥物獲準上市。
藥品注冊分類的調整、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試點及優先審評審批實施,帶動了產業藥物創新和全面提升質量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推動“全球新”藥物在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的同步研發,加快全球前沿技術產品在中國申請臨床研究和上市。
整體上看,經過一年多來的改革,藥物研發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創新藥物審評審批加快,扶優汰劣的效果正在顯現,國務院發展中心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聯合研究指出中國為解決藥品監管出臺的一系列新政,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美國的麥肯錫咨詢公司認為,中國醫藥行業政策環境明顯改善,醫藥產業具備良好的發展勢頭,創新驅動的生態系統已經初步形成。
吳湞指出,創新是醫藥產業發展永恒的主題,是從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的必經之路。目前影響藥物創新的因素之一是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的審批時間太長,對創新藥搶占市場的機會影響很大,成為制約創新最為突出的問題。臨床試驗怎么改?我們有幾點考慮:
一、改革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模式,加快新藥臨床試驗審批。研究對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實行備案審查制,接受境外藥物臨床試驗數據,逐步實現境內外臨床數據的國際互認,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研究將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由審批制調整為備案制,提高臨床試驗倫理審查效能,加強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審查力度,切實保護受試者的安全和權益。
二、加快臨床急需藥品上市審批。有條件批準臨床急需藥品,對于治療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解決臨床需求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藥,申請人可根據已獲得的研究數據提出減免臨床試驗申請;經早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初步療效的,如符合相關原則和技術要求,可有條件批準上市;支持罕見病用藥研發注冊,建立擴展性同情使用臨床試驗藥物管理制度。
三、提升審評審批技術支撐能力和水平。要調整現行的藥物臨床試驗項目檢查模式,建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統一指揮調度、基于風險和審評需要的檢查模式。四是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還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研究制定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切實保護藥品專利權人合法權益。
據會議內容獲悉,現階段企業對參與一致性評價的熱情很高,2016年一致性評價辦公室共受理了參比制劑備案申請4000多件,備案品種700多個。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繼續以提高藥品質量為核心,加快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工作重心將過渡為幫助和督促企業開展評價工作。
另外,為進一步釋放BE試驗資源,食藥總局近期已經完成了100余家新增臨床試驗機構的現場檢查,待5月份認定完成后,全國具備開展BE試驗能力的醫療機構將達到約600家。將大大緩解當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BE試驗需求和資源之間的矛盾,同時還將商議有關部門進一步推進藥品臨床試驗機構資格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吳湞指出,“仿制藥是解決醫療問題的關鍵,鼓勵使用仿制藥是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我們要嚴把新批準仿制藥的質量,管好增量,又要做已上市藥品的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提高存量的質量。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也是一項緊迫的任務?!?/span>
吳湞要求,今年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事:
一、要根據工作實際進展情況,及時完善一致性評價的工作路徑和資源配置,加快研究制定關鍵性的評價技術指導原則,擴大臨床試驗的資源,協調相關部委落實相關鼓勵政策,為企業開展評價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解決參比制劑問題??偩忠恢滦栽u價辦公室將把2018年底前需要完成的289種原研企業產品提出清單,向社會公布,供企業選擇參比制劑的參考。參比制劑比較復雜,有的在國內上市,有的未在國內上市,有的原研已經停止,有的找不到原研是誰。即使選擇國際公認的藥品作參比制劑也有一個標桿問題。企業對參比制劑的選擇比較迷茫,希望總局能有一個參比制劑的清單,最近總局公布了一批參比制劑的品種,后續還要繼續公布。
三、解決BE試驗問題。企業普遍反映醫療機構承擔BE試驗的積極性不高,即使有意愿開展試驗,但其費用高得驚人。BE試驗是一致性評價的金標準,除部分藥品可用體外溶出豁免BE試驗外,其余均需開展BE試驗,為了解決BE試驗基地問題,總局正在研究,在充分利用好現有臨床基地的基礎上,調整一致性評價的臨床試驗基地準入問題,必要時可以啟動修法程序,對《藥品管理法》的個別條款進行修改。
四、建立我國的上市藥品目錄集。也就是大家所稱的“橙皮書”,這個制度我們過去沒有,現在必須要建立,這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借鑒國際通行做法,結合中國的國情,把新注冊分類后批準上市的新藥和仿制藥及其參比制劑信息、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及其參比制劑信息對外公開,引導和鼓勵仿制藥有序研發和申報注冊。
五、探索注射劑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方法,適時啟動中藥注射劑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評價工作。
據了解,2012年1月份國務院印發“十二五”藥品規劃中就提出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進行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評價的任務,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中重申了這一要求,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國辦發【2016】8號)進一步明確了完成時限等相關要求。今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藥品安全規劃再次重申進一步提高藥品質量,批準上市的仿制藥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總局對一致性評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2015年11月成立了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辦公室,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各項工作程序,編寫和轉化一系列技術指導原則,已發布10個政策性文件和5個技術指導原則,組建了專家組成的一致性評價專家委員會,開展了十余場巡回培訓解讀國家政策。
“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是一項現實意義重大的工作。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逐步解決已上市藥品的質量提高問題,這是補歷史的課?!眳菧潖娬{,2017年一致性評價工作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各省藥監系統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做到一把手親自抓,指定專人負責,形成一支有戰斗力、能打持久戰的團隊,建立一個上下聯動的機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任務重、困難也較多。目前,企業參比制劑備案數量急劇增多,已形成一個“堰塞湖”。各省要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一致性評價辦公室,共同對備案件進行梳理和回復,及時穩妥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既是對總局工作的支持,也是各省培訓專業技術骨干的契機。辦公室也要研究如何發揮好選派借調人員的作用,認真做好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回去的時候成為一致性評價的種子,更好地開展地方上的工作,切實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和技術指導。